【焦点】粮食价格暴跌是一个危险信号---10月22日
发布时间:2015-10-22
10月16日,《华夏时报》发表了一篇署名“金微”的关于粮价问题的深度报道,题为“中国三大主粮收购价全线下跌,农民收入恐损千亿”,看后令人震惊。
这篇报道提供了以下几个新闻事实,值得我们这些远离农村的人关心一下:
1、近期国内市场上出现了玉米、小麦和水稻价格同步下跌的局面,近年来极为罕见。其中玉米跌幅较大,超过20%;小麦价格跌幅在8%左右;水稻在局部地区出现了收购价的小幅下跌。
2、粮价下跌可能让全国农民今年减收1000亿元,对GDP的影响约有1个百分点。
3、农民耕种一亩小麦,2014年的平均利润是87块钱,今年只有33块钱。
4、虽然国家采取了托市政策,但无奈全球通缩,国内粮食库存较高,今年粮食丰收。目前国际大豆、玉米、小麦、大米价格分别比国内价格每吨低1175元、923元、626元和1143元。
通过上述事实,我们大概可以明白以下几个件事:
第一、当前国内粮价的异常走低,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,而是美元加息背景下全球通缩造成的。不仅全球粮价走低,大宗商品价格也都走低。中国通过关税和补贴等政策,对国内农民、粮价有一定的保护。但鉴于WTO 的条款,可以操作的空间不大。
第二、农民在丰年减收,显然会影响他们的种粮积极性。但全球通缩同样打击了中国制造业,加上房地产出现拐点,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也在减少。在这样的年份里,国家应该更加重视三农问题。否则,就不仅仅是降低农民消费意愿,拉低GDP的问题。对策可以是,增加农村社保的保障力度等。
第三,中国粮价长期高于国际市场。如果中国加入美国、日本主导的TPP(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),实施零关税,则中国农业面临的冲击将更为巨大。事实上,日本也面临类似的问题。所以,中日两国都面临着农业转型。
第四,中国粮价长期高于国际市场粮价,是因为我们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粮食生产的“小农经济”,成本太高。为什么中国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?因为我们的实体经济不发达,工业化程度不够,社保体系不健全,必须把耕地保留给农民充当他们的失业保险、养老保险,为他们的生活“兜底”。在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,农民工可能会大量失业,这样可以给他们预留一个去处,一个饭碗。但这种制度设计,随着新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,已经很难维持下去。
第五,今年的粮价危局再次提醒我们,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。中国农民之所以穷,尤其是最近10多年跑不赢通胀,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这个“印钞票的时代”,农民很难分享城镇化带来的地价红利、房价红利(城中村和郊区的农民例外)。目前国家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,有预定的设计方案。但问题是,一方面推进迟缓,另一方面改革力度还有待加强。
第六,农村问题的解决,绝对不能只从农村、农业上想办法。最关键问题,还是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,管住权力,这样全社会才能有活力、创造力,农村问题的困局才能自然而然解决。说白了,中国只有全面改革,才能实现真正的充分就业,农村的“小农经济”才能结束其历史使命。
个股方面,跟玉米、小麦、水稻有关的概念股主要有:大北农、丰乐种业、敦煌种业、隆平高科、登海种业、万向德农、新研股份、西王食品、农发种业、顺鑫农业、北大荒、新希望、金健米业、史丹利。投资者需要密切注意粮价下跌,对这些企业产生的影响。
农业也可能成为风险源头
冉学东 2015-10-18
这个题目读者肯定很困惑,难道中国政府对农业的保护不够,且不说已经实行多年的粮食政府托市收购,且不说各种对农业的补贴,即使近期刚刚出台的被市场解读为“中国版QE”的信贷质押再贷款,按照央行的解释主要是为三农贷款和新兴产业贷款提供流动性支持,这种保护方法力度不可谓不小。
但是我们发现,对于农业方面的很多措施是矛盾,比如最近俄罗斯媒体报道,俄罗斯与中国2015年将计划签署有关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小麦、玉米、大米、大豆、油菜检疫要求的议定书,并对其规定进行协调。
事实上今年前半年中国向俄罗斯进口粮食就开始飞速增长。5月份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玉米381,806吨,从俄罗斯进口6,968吨,同比增长22.9倍;从美国进口4,370吨,同比减少93.23%;从老挝进口2,711吨,同比提高48.99%;从缅甸进口7,291吨,同比增长23.79%。俄罗斯粮食的进口刚刚开始,因为前期普京曾经下达俄罗斯粮食禁止出口令,现在俄罗斯卢布大跌,外汇储备吃紧,今年前半年中国向俄罗斯大量进口粮食才刚刚开始,这个协定签订后,俄罗斯粮食将大量涌入中国。
事实上,在农业方面,由于中俄关系的蜜月期,中国进口俄罗斯粮食,对于实施一带一路等战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。俄罗斯一年的粮食产量超过1亿吨,而其人口只有一亿多人,人均740公斤,粮食出口潜力巨大,再加上其广袤的国土和水资源,粮食生产潜力非常大,其可以成为世界粮仓。
由于外交方面的原因,中国和美国的交往,往往也以进口粮食作为筹码。比如,最近就除了采购美国大量飞机外,还有大豆。外媒报道,中国代表团可能将在9月24日爱荷华州举行一个仪式上签署“数百万”吨大豆采购协议。有些媒体的报道是数千万吨。消息人士称,包括国有食品加工商中粮集团、中储粮和黑龙江九三集团在内的20多家中国企业将加入中方代表团。曾是中国最大大豆进口商的私营企业晨曦集团也在代表团之列。
事实上,采购美国大豆最近几年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保留节目,2012年中国代表团签约购买了逾1200万吨大豆,创一次性购买的最高纪录。几年前,由于美国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,中国为了缓解这个压力,每次领导出访,都采购大量美国大豆。
笔者理解,这事实上是则政府出于全局考虑,牺牲部分利益,来赢得其他更大的利益。
不过,现在中国的农业可能已经不能在过于牺牲。媒体报道,由于大量进口,以及中国农业丰收,今年三大主粮价格大幅下挫,农民损失可能达数千亿元。 比如,今年玉米收购价低于往年的20%-30%。除了玉米,小麦的价格同样出现大幅下滑。水稻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。
粮食价格下跌直接受损者是种粮的农民和种粮企业,粮食加工企业受损也比较大,连带会影响土地制度的改革。比如最近几年推行的土地流转制度,许多大户把农民的土地租过来种,合同是按当时的粮食价格签的,现在粮价大幅下挫,农业大户亏损,他就没有资金去向农民支付租金,进一步影响农民的日常生计,而且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也就不高了。
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制定的土地改革政策推行很缓慢,土地流转也是极为有限,主流观点认为,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,是最后的保障,如果土地真正流转出去,农民没了土地,城市打工无着落,会引起混乱。这个政策死死的把农民控制在几亩土地上不说,导致农业很难集约化发展,农业生产力底下,小块经营,根本不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农业国的对手。
这些国家农业生产力发达,人均生产效率高,粮食虽然很便宜,但是人均收入也高,其粮食大量出口,对中国这样生产力底下的农业构成极大冲击。
按照目前世界粮价,中国农民几亩地根本养活不了,于是农民大量弃荒土地,种粮积极性不高,而政府为了鼓励农民种地,就进行托市收购,实际上就是补贴,而这又引发中外巨大的粮价差异,让国际粮商进入中国,赚取了差价,事实上补贴大部分被这些粮商所得。最后的结果是,政府用税收补贴了国际市场。
中国农业粮食政策的矛盾之处很多,最大的风险是未来农民和农村不能协调发展,教育经济等发展不起来,农民文化素质和城市居民越来越大,最终形成的社会差距和裂痕,可能在很多方面会体现,必须引起高度重视。
印钞机飞速运转孵化出来的“蛋”
如松 2015-10-18
去年写过一篇文章(核心的节奏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4d17ece0102v77o.html),文章很短,如松特别讨厌的就是长篇大论,长篇大论是文人的游戏,凑字数,实际上寥寥数语就可以解决。
当时说过,棉花危机不是棉花危机,而是农业的全面问题开始显露,由于财政支撑力度下降,棉花价格坍塌,这只是中国价格体系坍塌的一角。棉花价格坍塌之后,农民会转种其它主梁,一方面主梁的产量会上升,另一方面进口价格的优势扩大,最终的结局就是主梁国储库存上升(耗空财政),但市场价格出现问题。最终出现农产品价格的全面坍塌。
粮食价格只是中国价格体系的一部分,房地产价格、人工价格、汇率才是中国价格体系的核心。当粮食价格坍塌之后,其它价格也必须跟着坍塌,因为他们处于同一个有机的系统中,相互交织并紧密联系。
今日有一篇报道(农民收入恐损千亿三大主粮收购价全线下跌
http://finance.sina.com.cn/china/20151017/014023499808.shtml),报道中说,“国庆过完,各地玉米陆续收割完毕进入收购环节,但是多地农民发现今年的玉米收购价却低于往年的20%-30%。《华夏时报》记者对多个粮食主产区随机抽样调查,其中吉林长春地区收割的湿玉米价格为每斤6毛,比往年低了近3毛;山东济宁长沟镇地区,去年凉晒玉米(达到收购标准)的价格是1块零几分,今年只有8毛钱,跌了2毛多。河北邯郸农民告诉记者,当地的玉米收购价一直维持在8毛左右,相比往年跌了20%多。.......中国粮食信息网称,大部分地区的制粉企业二等小麦的收购价格从假期前的1.15-1.20元/斤之间迅速跌至1.05-1.10元/斤之间,跌幅在0.1元/斤左右。......不仅是小麦玉米,水稻今年的行情也不怎么样,多地的数据显示水稻价格稳中有跌。安徽当涂县农民杨治财告诉记者,今年水稻价格较往年跌了一毛左右,自己种的几百亩地少收几万元。记者抽样调查黑龙江地区,目前水稻价格基本与往年一致。..........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9月在《求是》发文称,目前国际大豆、玉米、小麦、大米价格分别比国内价格每吨低1175元、923元、626元和1143元,.......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数字显示,2015年9月份我国谷物及谷物粉进口量为313万吨,1-9月为2608万吨,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1.2%。大豆前9个月累计进口5964吨,去年同期5274吨,同比增加13%。.........除了正常途径进口,还有大量的走私粮食。有相关人士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透露,今年屡屡查到重大粮食走私案,走私已在国内形成了完整链条。........去年玉米的利润是460亿,今年利润则是负977亿,从每亩赚81元到亏179元。小麦去年一亩净利润是87块钱,今年是33块钱,小麦的净利润约下降190亿。”
这篇文章所报道的内容,是在应验去年的博文。
这个报道说明了什么事?种植棉花的土壤一般可以转种玉米,棉花价格的坍塌带来了玉米价格的坍塌,玉米价格的坍塌最后还会带来小麦价格的坍塌,因为有些地块是可以互相转种的,在饲料的含义以上,小麦和玉米是可以互相替换的,当小麦价格坍塌之后,水稻难逃其中,因为主梁互相替换。
高估的名义汇率、垄断行业不断推高农药、土地租金、化肥的价格,人工价格在货币加速发行的推动下不断上涨,农产品价格坍塌之后,必定加剧抛荒,农民失业。企业不断倒闭之后,农民工这个行业就会成为久远的回忆。
今天的现实是汇率、人工、资产价格全面虚高,这不是任何人说的,而是商品价格坍塌所表述的。
工农业萎缩,人们支付能力下降,房地产萧条,最终带来财政坍塌和汇率坍塌,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结局的到来。
最终怎么样?我不说了。
如松在《如松看货币之道》中层引用一组数字:"1949年与1936年相比,重工业产量下降了70&,轻工业下降了30%......1948年土地抛荒面积在河南湖南广东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20-40%,1949年的粮食产量比1936年下降了40%"。估计很多人看到这些数字会飞速地越过,这可以理解,时间不同了,人物不同了,而且当时处于战争年代,和其它时期没有多少可比性,真的是如此吗?
其实这些经济现象和时间、人物、是否战争无关,只与一个东西有关,印钞机!只要印钞机的速度太快,就必定带来一样的结局——萧条,这就是它最终孵化出来的蛋。
所以,历史上的词汇中,农民与流民联系的最紧密。
由于说明这个原理需要的篇幅太长,就不在这里啰嗦了。
二师兄,您能去哪里呀?
如松 2015-10-18
2015年 9月进口同比增速-20.4%,8月为-13.8%,进口下滑进一步加大。进口同比增速目前已经连续11个月负增长,这表明国内需求依旧十分疲弱,并有进一步下滑态势。
按人民币计价,9月出口增速-1.1%,8月为-6.1%。而按美元计计价,9月出口增速-3.7%,8月为-5.5%。两者增速变化差异因主要由人民币贬值后的价格因素所致,出口增速连续3月负增长。
上月的财政数据到今天还没有挂出来,给一些趋势的判断带来困难。
进口的不断下跌一般是由价格因素和数量因素导致,但进口已经连续11个月下跌,很显然不仅仅是价格因素导致,特别是9月,进口下跌有再次加速的迹象。进口的下跌意味着内需不足,而内需不足影响最大的是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。
居民收入的不振意味着消费需求和资产购买能力的下降。
财政收入的增速不振带来的结果是灾难性的。
8月,财政已经出现比较大幅度的赤字,如果未来继续出现这样幅度的赤字,就意味着必须转变征税结构。
所以,今日爆出一条消息(不动产登记实施细则出台条件初步具备 http://finance.sina.com.cn/china/20151018/091323504906.shtml),需要注意的是,这条消息是新华网发布出来的,这意味着资产环节的征税手段正在加速推进。
过往,税赋环节一直主要局限在土地出让和增值税两个方面,对于资产环节是避重就轻(这个环节聚集的大部分是富人和财产来源不明的人),源于这不利于资产价格的泡泡,可是,当内需不断削弱、带来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的时候,就意味着征税的结构需要改变。
因为地主的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。
前面的文章谈到粮食价格,一直以来粮食价格内外的差距都很大,无论是正规渠道还是走私渠道,进口粮食在持续挤压国产粮食的市场空间,之所以国内粮价可以在高位坚挺,是收储在支撑,收储的动力在于财政的支付能力,今天,粮价开始坍塌,意味着财政的支付能力在下降,这与8月份的财政赤字和进口的加速下跌都是互相对应的。
所有的环节都有很强的内在联系。
为了缓解当今的财政困境,也可以说是财政悬崖,未来只有两个手段,第一,是改变征税环节,开启在资产上征税,房屋市场如此过剩的条件下,如果开征税,对于房屋空置的所有者来说,相当于瓮中捉鳖,这些房子主要集中在二三四线城市;第二,印钞,这个结局谁都清楚。
年初的时候,我说过,2015年在主要货币中最不看好巴西的雷亚尔,事实上,今年表现最差的就是雷亚尔,未来两三个月,我们会知道是否需要将人民币加入这一行列,如果8月的财政赤字幅度继续持续三四个月、而政策加速推进资产环节的征税手段,这样的趋势就可以确立了。
汇率、楼价、资产价格、粮价、人工价格都是中国价格体系的组成部分,是二师兄,背后的支撑因素都是财政,财政可持续,一切安枕无忧;当财政难以为继的时候,二师兄能逃到哪里哪?
趋势的具体节点会有变数,但趋势的方向永远不会改变。
这篇报道提供了以下几个新闻事实,值得我们这些远离农村的人关心一下:
1、近期国内市场上出现了玉米、小麦和水稻价格同步下跌的局面,近年来极为罕见。其中玉米跌幅较大,超过20%;小麦价格跌幅在8%左右;水稻在局部地区出现了收购价的小幅下跌。
2、粮价下跌可能让全国农民今年减收1000亿元,对GDP的影响约有1个百分点。
3、农民耕种一亩小麦,2014年的平均利润是87块钱,今年只有33块钱。
4、虽然国家采取了托市政策,但无奈全球通缩,国内粮食库存较高,今年粮食丰收。目前国际大豆、玉米、小麦、大米价格分别比国内价格每吨低1175元、923元、626元和1143元。
通过上述事实,我们大概可以明白以下几个件事:
第一、当前国内粮价的异常走低,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,而是美元加息背景下全球通缩造成的。不仅全球粮价走低,大宗商品价格也都走低。中国通过关税和补贴等政策,对国内农民、粮价有一定的保护。但鉴于WTO 的条款,可以操作的空间不大。
第二、农民在丰年减收,显然会影响他们的种粮积极性。但全球通缩同样打击了中国制造业,加上房地产出现拐点,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也在减少。在这样的年份里,国家应该更加重视三农问题。否则,就不仅仅是降低农民消费意愿,拉低GDP的问题。对策可以是,增加农村社保的保障力度等。
第三,中国粮价长期高于国际市场。如果中国加入美国、日本主导的TPP(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),实施零关税,则中国农业面临的冲击将更为巨大。事实上,日本也面临类似的问题。所以,中日两国都面临着农业转型。
第四,中国粮价长期高于国际市场粮价,是因为我们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粮食生产的“小农经济”,成本太高。为什么中国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?因为我们的实体经济不发达,工业化程度不够,社保体系不健全,必须把耕地保留给农民充当他们的失业保险、养老保险,为他们的生活“兜底”。在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,农民工可能会大量失业,这样可以给他们预留一个去处,一个饭碗。但这种制度设计,随着新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,已经很难维持下去。
第五,今年的粮价危局再次提醒我们,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。中国农民之所以穷,尤其是最近10多年跑不赢通胀,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这个“印钞票的时代”,农民很难分享城镇化带来的地价红利、房价红利(城中村和郊区的农民例外)。目前国家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,有预定的设计方案。但问题是,一方面推进迟缓,另一方面改革力度还有待加强。
第六,农村问题的解决,绝对不能只从农村、农业上想办法。最关键问题,还是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,管住权力,这样全社会才能有活力、创造力,农村问题的困局才能自然而然解决。说白了,中国只有全面改革,才能实现真正的充分就业,农村的“小农经济”才能结束其历史使命。
个股方面,跟玉米、小麦、水稻有关的概念股主要有:大北农、丰乐种业、敦煌种业、隆平高科、登海种业、万向德农、新研股份、西王食品、农发种业、顺鑫农业、北大荒、新希望、金健米业、史丹利。投资者需要密切注意粮价下跌,对这些企业产生的影响。
农业也可能成为风险源头
冉学东 2015-10-18
这个题目读者肯定很困惑,难道中国政府对农业的保护不够,且不说已经实行多年的粮食政府托市收购,且不说各种对农业的补贴,即使近期刚刚出台的被市场解读为“中国版QE”的信贷质押再贷款,按照央行的解释主要是为三农贷款和新兴产业贷款提供流动性支持,这种保护方法力度不可谓不小。
但是我们发现,对于农业方面的很多措施是矛盾,比如最近俄罗斯媒体报道,俄罗斯与中国2015年将计划签署有关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小麦、玉米、大米、大豆、油菜检疫要求的议定书,并对其规定进行协调。
事实上今年前半年中国向俄罗斯进口粮食就开始飞速增长。5月份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玉米381,806吨,从俄罗斯进口6,968吨,同比增长22.9倍;从美国进口4,370吨,同比减少93.23%;从老挝进口2,711吨,同比提高48.99%;从缅甸进口7,291吨,同比增长23.79%。俄罗斯粮食的进口刚刚开始,因为前期普京曾经下达俄罗斯粮食禁止出口令,现在俄罗斯卢布大跌,外汇储备吃紧,今年前半年中国向俄罗斯大量进口粮食才刚刚开始,这个协定签订后,俄罗斯粮食将大量涌入中国。
事实上,在农业方面,由于中俄关系的蜜月期,中国进口俄罗斯粮食,对于实施一带一路等战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。俄罗斯一年的粮食产量超过1亿吨,而其人口只有一亿多人,人均740公斤,粮食出口潜力巨大,再加上其广袤的国土和水资源,粮食生产潜力非常大,其可以成为世界粮仓。
由于外交方面的原因,中国和美国的交往,往往也以进口粮食作为筹码。比如,最近就除了采购美国大量飞机外,还有大豆。外媒报道,中国代表团可能将在9月24日爱荷华州举行一个仪式上签署“数百万”吨大豆采购协议。有些媒体的报道是数千万吨。消息人士称,包括国有食品加工商中粮集团、中储粮和黑龙江九三集团在内的20多家中国企业将加入中方代表团。曾是中国最大大豆进口商的私营企业晨曦集团也在代表团之列。
事实上,采购美国大豆最近几年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保留节目,2012年中国代表团签约购买了逾1200万吨大豆,创一次性购买的最高纪录。几年前,由于美国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,中国为了缓解这个压力,每次领导出访,都采购大量美国大豆。
笔者理解,这事实上是则政府出于全局考虑,牺牲部分利益,来赢得其他更大的利益。
不过,现在中国的农业可能已经不能在过于牺牲。媒体报道,由于大量进口,以及中国农业丰收,今年三大主粮价格大幅下挫,农民损失可能达数千亿元。 比如,今年玉米收购价低于往年的20%-30%。除了玉米,小麦的价格同样出现大幅下滑。水稻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。
粮食价格下跌直接受损者是种粮的农民和种粮企业,粮食加工企业受损也比较大,连带会影响土地制度的改革。比如最近几年推行的土地流转制度,许多大户把农民的土地租过来种,合同是按当时的粮食价格签的,现在粮价大幅下挫,农业大户亏损,他就没有资金去向农民支付租金,进一步影响农民的日常生计,而且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也就不高了。
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制定的土地改革政策推行很缓慢,土地流转也是极为有限,主流观点认为,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,是最后的保障,如果土地真正流转出去,农民没了土地,城市打工无着落,会引起混乱。这个政策死死的把农民控制在几亩土地上不说,导致农业很难集约化发展,农业生产力底下,小块经营,根本不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农业国的对手。
这些国家农业生产力发达,人均生产效率高,粮食虽然很便宜,但是人均收入也高,其粮食大量出口,对中国这样生产力底下的农业构成极大冲击。
按照目前世界粮价,中国农民几亩地根本养活不了,于是农民大量弃荒土地,种粮积极性不高,而政府为了鼓励农民种地,就进行托市收购,实际上就是补贴,而这又引发中外巨大的粮价差异,让国际粮商进入中国,赚取了差价,事实上补贴大部分被这些粮商所得。最后的结果是,政府用税收补贴了国际市场。
中国农业粮食政策的矛盾之处很多,最大的风险是未来农民和农村不能协调发展,教育经济等发展不起来,农民文化素质和城市居民越来越大,最终形成的社会差距和裂痕,可能在很多方面会体现,必须引起高度重视。
印钞机飞速运转孵化出来的“蛋”
如松 2015-10-18
去年写过一篇文章(核心的节奏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4d17ece0102v77o.html),文章很短,如松特别讨厌的就是长篇大论,长篇大论是文人的游戏,凑字数,实际上寥寥数语就可以解决。
当时说过,棉花危机不是棉花危机,而是农业的全面问题开始显露,由于财政支撑力度下降,棉花价格坍塌,这只是中国价格体系坍塌的一角。棉花价格坍塌之后,农民会转种其它主梁,一方面主梁的产量会上升,另一方面进口价格的优势扩大,最终的结局就是主梁国储库存上升(耗空财政),但市场价格出现问题。最终出现农产品价格的全面坍塌。
粮食价格只是中国价格体系的一部分,房地产价格、人工价格、汇率才是中国价格体系的核心。当粮食价格坍塌之后,其它价格也必须跟着坍塌,因为他们处于同一个有机的系统中,相互交织并紧密联系。
今日有一篇报道(农民收入恐损千亿三大主粮收购价全线下跌
http://finance.sina.com.cn/china/20151017/014023499808.shtml),报道中说,“国庆过完,各地玉米陆续收割完毕进入收购环节,但是多地农民发现今年的玉米收购价却低于往年的20%-30%。《华夏时报》记者对多个粮食主产区随机抽样调查,其中吉林长春地区收割的湿玉米价格为每斤6毛,比往年低了近3毛;山东济宁长沟镇地区,去年凉晒玉米(达到收购标准)的价格是1块零几分,今年只有8毛钱,跌了2毛多。河北邯郸农民告诉记者,当地的玉米收购价一直维持在8毛左右,相比往年跌了20%多。.......中国粮食信息网称,大部分地区的制粉企业二等小麦的收购价格从假期前的1.15-1.20元/斤之间迅速跌至1.05-1.10元/斤之间,跌幅在0.1元/斤左右。......不仅是小麦玉米,水稻今年的行情也不怎么样,多地的数据显示水稻价格稳中有跌。安徽当涂县农民杨治财告诉记者,今年水稻价格较往年跌了一毛左右,自己种的几百亩地少收几万元。记者抽样调查黑龙江地区,目前水稻价格基本与往年一致。..........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9月在《求是》发文称,目前国际大豆、玉米、小麦、大米价格分别比国内价格每吨低1175元、923元、626元和1143元,.......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数字显示,2015年9月份我国谷物及谷物粉进口量为313万吨,1-9月为2608万吨,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1.2%。大豆前9个月累计进口5964吨,去年同期5274吨,同比增加13%。.........除了正常途径进口,还有大量的走私粮食。有相关人士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透露,今年屡屡查到重大粮食走私案,走私已在国内形成了完整链条。........去年玉米的利润是460亿,今年利润则是负977亿,从每亩赚81元到亏179元。小麦去年一亩净利润是87块钱,今年是33块钱,小麦的净利润约下降190亿。”
这篇文章所报道的内容,是在应验去年的博文。
这个报道说明了什么事?种植棉花的土壤一般可以转种玉米,棉花价格的坍塌带来了玉米价格的坍塌,玉米价格的坍塌最后还会带来小麦价格的坍塌,因为有些地块是可以互相转种的,在饲料的含义以上,小麦和玉米是可以互相替换的,当小麦价格坍塌之后,水稻难逃其中,因为主梁互相替换。
高估的名义汇率、垄断行业不断推高农药、土地租金、化肥的价格,人工价格在货币加速发行的推动下不断上涨,农产品价格坍塌之后,必定加剧抛荒,农民失业。企业不断倒闭之后,农民工这个行业就会成为久远的回忆。
今天的现实是汇率、人工、资产价格全面虚高,这不是任何人说的,而是商品价格坍塌所表述的。
工农业萎缩,人们支付能力下降,房地产萧条,最终带来财政坍塌和汇率坍塌,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结局的到来。
最终怎么样?我不说了。
如松在《如松看货币之道》中层引用一组数字:"1949年与1936年相比,重工业产量下降了70&,轻工业下降了30%......1948年土地抛荒面积在河南湖南广东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20-40%,1949年的粮食产量比1936年下降了40%"。估计很多人看到这些数字会飞速地越过,这可以理解,时间不同了,人物不同了,而且当时处于战争年代,和其它时期没有多少可比性,真的是如此吗?
其实这些经济现象和时间、人物、是否战争无关,只与一个东西有关,印钞机!只要印钞机的速度太快,就必定带来一样的结局——萧条,这就是它最终孵化出来的蛋。
所以,历史上的词汇中,农民与流民联系的最紧密。
由于说明这个原理需要的篇幅太长,就不在这里啰嗦了。
二师兄,您能去哪里呀?
如松 2015-10-18
2015年 9月进口同比增速-20.4%,8月为-13.8%,进口下滑进一步加大。进口同比增速目前已经连续11个月负增长,这表明国内需求依旧十分疲弱,并有进一步下滑态势。
按人民币计价,9月出口增速-1.1%,8月为-6.1%。而按美元计计价,9月出口增速-3.7%,8月为-5.5%。两者增速变化差异因主要由人民币贬值后的价格因素所致,出口增速连续3月负增长。
上月的财政数据到今天还没有挂出来,给一些趋势的判断带来困难。
进口的不断下跌一般是由价格因素和数量因素导致,但进口已经连续11个月下跌,很显然不仅仅是价格因素导致,特别是9月,进口下跌有再次加速的迹象。进口的下跌意味着内需不足,而内需不足影响最大的是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。
居民收入的不振意味着消费需求和资产购买能力的下降。
财政收入的增速不振带来的结果是灾难性的。
8月,财政已经出现比较大幅度的赤字,如果未来继续出现这样幅度的赤字,就意味着必须转变征税结构。
所以,今日爆出一条消息(不动产登记实施细则出台条件初步具备 http://finance.sina.com.cn/china/20151018/091323504906.shtml),需要注意的是,这条消息是新华网发布出来的,这意味着资产环节的征税手段正在加速推进。
过往,税赋环节一直主要局限在土地出让和增值税两个方面,对于资产环节是避重就轻(这个环节聚集的大部分是富人和财产来源不明的人),源于这不利于资产价格的泡泡,可是,当内需不断削弱、带来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的时候,就意味着征税的结构需要改变。
因为地主的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。
前面的文章谈到粮食价格,一直以来粮食价格内外的差距都很大,无论是正规渠道还是走私渠道,进口粮食在持续挤压国产粮食的市场空间,之所以国内粮价可以在高位坚挺,是收储在支撑,收储的动力在于财政的支付能力,今天,粮价开始坍塌,意味着财政的支付能力在下降,这与8月份的财政赤字和进口的加速下跌都是互相对应的。
所有的环节都有很强的内在联系。
为了缓解当今的财政困境,也可以说是财政悬崖,未来只有两个手段,第一,是改变征税环节,开启在资产上征税,房屋市场如此过剩的条件下,如果开征税,对于房屋空置的所有者来说,相当于瓮中捉鳖,这些房子主要集中在二三四线城市;第二,印钞,这个结局谁都清楚。
年初的时候,我说过,2015年在主要货币中最不看好巴西的雷亚尔,事实上,今年表现最差的就是雷亚尔,未来两三个月,我们会知道是否需要将人民币加入这一行列,如果8月的财政赤字幅度继续持续三四个月、而政策加速推进资产环节的征税手段,这样的趋势就可以确立了。
汇率、楼价、资产价格、粮价、人工价格都是中国价格体系的组成部分,是二师兄,背后的支撑因素都是财政,财政可持续,一切安枕无忧;当财政难以为继的时候,二师兄能逃到哪里哪?
趋势的具体节点会有变数,但趋势的方向永远不会改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