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过一周时间,我们将迎来2016年世界气象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”,昨日,本报记者来到位于我省寿县的国家气候观象台。据介绍,全国仅有五个国家气候观象台,寿县因为处在南北气候过渡带之中,聚集了各种气候要素,是夏季旱涝灾害最频繁的地区,因而得以建台。
[科技前沿]
模拟2020年看看水稻怎么长
从2006年开始,国家气象局开始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,开展气候监测和评估工作。寿县因为代表了江淮地区水稻田陆气系统得以入选,另外四个分别是代表了草原生态系统的锡林浩特,半干旱区陆气系统的张掖,青藏高原东侧陆气生态系统的大理和热带海洋气候的电白。
寿县的观象台占地约有300多亩,除了几幢办公楼,其他都是大片的空地,仔细看去,地面上竟然都还有耕种的痕迹。“这些空地是用来种植水稻的。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他们请来专业的公司,对这片土地进行耕作,种植水稻等作物。
据专家介绍,他们会建设专门的温室,在里面模拟到了2020年,气温和二氧化碳的浓度都升高到一定数值,观测这种条件下水稻生长会有什么变化。
晨练和夜跑遇见最糟糕空气
在观象台的一个机房里,一组机器的屏幕上不断闪烁着各种数值,其中就包括了PM10,PM2.5甚至还有PM1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许多用户会在手机上安装天气软件,其中会显示当前空气质量和PM2.5的浓度,工作人员介绍,这些数据一般每个小时更新一次,而这组机器可以做到每6秒钟进行一次更新,可以认为是最实时的数据了。
观象台的专家告诉记者,根据他们观测发现,在秋冬季雾霾天气的高发期里,从凌晨开始一直到早上八九点钟,空气中气溶胶质量浓度的数值会处在一个较高的区域内,从上午10点钟开始下降,到中午两点左右降到最低,此后开始回升,到了晚上8点到10点,又回到较高区域。“很多市民有晨练和晚跑的习惯,这时恰巧是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候,所以秋冬季雾霾高发期内尽量不要外出锻炼。”
[气候变化]
气温变得越来越高了
平均每10年上升0.2℃
今年1月,我省经历了一次罕见的寒潮天气,许多地区的最低气温跌破了零下10℃。省气候中心介绍,我省在近50年内地表的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态势
气象专家解释,虽然1月的寒潮来势汹汹,但那毕竟只是一次小范围的极端天气事件,不足以改变整个气候变暖的趋势。专家提供了一组数据,从1961年到2014年,我省地表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上升0.2℃,在1984年前,平均气温还低于往年平均值,但是从此之后,气温开始一路偏高。
从白天的最高气温和夜间最低气温的变化来看,也是符合这个趋势的。截至2014年,我省平均最高气温是21.2℃,较往年偏高0.4℃,而该年的平均最低气温是12.5℃,较往年偏高0.5℃。
春天来得越来越早了
平均每10年提前1.8天
根据1961~2014年的数据显示,我省平均入春时间呈现明显提早的趋势,平均每10年提前1.8天,而入秋时间则显著推迟,平均每10年推迟1.8天。
据介绍,我省四季分明,就常年来看,春秋两季各两个月,夏冬各四个月,但是1961~2014年来看,平均冬季日数呈现明显缩短趋势,平均每10年减少2.7天。而21世纪90年代以来,夏季日数则大多高于常年。 2014年,我省夏季日数为132天,比常年多了13天,而冬季日数为109天,比往年少了14天。
未来将更热更旱更涝
温室气体达到创纪录水平
据专家介绍,2015年大气中温室气体达到了新的创纪录水平。地球表面上方空气的全球平均气温去年已大幅突破了历年纪录,比工业化前时期的测量值约高1℃。若超过2℃水平,预计地球上的生命将更加岌岌可危。
以往的排放是全球进一步升温的元凶。由于二氧化碳可存留在大气中达数百年,并由于海洋可存储90%以上积聚在气候系统中的多余能量,所以温度和海平面还将继续上升。事实上,目前全球海洋热含量已创历史新高。
作为常见变暖趋势的一部分,许多国家都报告了前所未有的最高日间和最低夜间温度峰值,以及更猛烈的热浪。世界各地不少地方都观测到了重大干旱。同时,“一代一遇”的暴雨变得更为频繁。